有艺术的世界更美好

儿童剧梦工厂
来源: | 作者:cxy001 | 发布时间: 2018-12-22 | 83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喜欢戏剧教育的人试图将操作变得具体可行,又浅显易懂。在编排上,尽力折射出学校戏剧课程的七大价值观:体验式学习、肢体游戏、情绪疗育、伙伴交往、角色扮演、人文熏陶、自由生长,12个经典故事分别安排在三个学段。”应该特别指出的是,课程团队根据一直以来的实践与反思,提出了“学段课程目标与建议”,分为“知能目标”“戏剧目标”“拓展目标”“教学建议”,从目标也能看出课程内容与实践项目的精彩,短短的建议有核心的诉求,有整合的背景,有恰当的策略。每一篇童话与戏剧的设计安排又特别全面,先有故事简介与课程重点,之后着重于“童话阅览”“戏剧宝藏”“戏剧活动”三个领域的学习活动,分别对应故事解读、改编剧本和主题活动——书名中“创意”一词,就落实在这些令孩子们欲罢不能的活动里:手工制作、舞蹈音乐、美术绘画、科学探究等,书里穿插着大量实用的“小贴士”,书后附有供参考的“教学设计”——可直接“拿来主义”,化为己用;同时,这种“方便”也是一种引领,因为,使用者的阅读与运用,也就是与本书课程团队不断对话、共同排演的过程,最后一起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,这大概是作为“实践指南”的本书的另一番课程价值了。

微信图片_20181010134221.png

谈到戏剧教育,英国著名教育戏剧专家布莱恩用有关“盲人”这个词的理解举过一个例子。语文课上,孩子们查字典,解释词语意思,最终得到一个定义,盲人就是眼睛失明看不见东西的人;科学课上,孩子们可能会研究人眼失明的生理机制。就是说,语文课仅给孩子一个空洞的词义,科学课给孩子的是冷冰冰的现实。戏剧呢?布莱恩说:让孩子闭上眼睛,告诉他,现在你就是一个盲人,你要用自己的方式,想办法走出这座楼。可以想象,就在孩子们摸索着走出去的十几分钟,他们对盲人生活、盲人世界的认知和理解,会超过很多文字的阅读和科学的剖析。这,就是教育戏剧的力量。

可以想象,当童话与戏剧交织融合在一起,当孩子们打开自己的身体,发出自己的声音,当这些稚嫩的生命在舞台上表演出一个个古老而经典的故事,恰如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所说:“毫无疑问,这是一场童年的狂欢。”那么,这样的教育,这样的课程,不就是最好的教育戏剧“梦工厂”?我相信,有了戏剧的力量,这些孩子一定会有更多可能;我更期待,在不久的将来,从这“梦工厂”里,走出一位又一位表演大家。